2017-09-07
2017年8月19日,天津大学EMBA校友会、元明阳光教育奖励基金联合选派代表奔波4000多公里,赴祖国的最西部——地处中哈边境一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开展捐资助学活动。这既是爱心的传递,更是对“实事求是”校训的践行。此行,天津大学EMBA校友、管理与经济学部老师47人共捐资10.2万元人民币,为51名贫困优秀学生(汉、哈萨克、藏、回等民族)送去了爱心和温暖。
抵达西北之北的兵团第十师185团
上午10时,“爱心点燃希望 助学成就英才”捐助仪式在185团文化馆举行,活动由185团副政委薛国文主持。他代表185团向远道而来的天津大学EMBA校友们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谢意。
薛国文副政委主持
捐助仪式上,天津大学EMBA校友会常务副会长、元明阳光教育奖励基金创始人童元明,天津大学EMBA校友会秘书长李文强、副秘书长赵渝晖,EMBA学员代表施红梅等四名代表为51名受助学生及家长现场发放了10.2万元捐助金。185团政委罗中华为天津大学EMBA校友会和元明阳光教育奖励基金爱心捐助者颁发了荣誉证书。
捐助现场
受捐助的学生(学生家长)
罗中华政委颁发荣誉证书
罗中华政委在讲话中谈到,虽然天津与185团驻地相距4000多公里,但天大校友们千里迢迢带着关爱赶到边陲校园资助困难学生,这种博大无私的善行义举,架起了一座爱心的桥梁,让爱心的暖流流入孩子们的心中。距离很远,爱心很近,祖国各族人民永远一家亲。她希望受助的学生们心怀感恩之心,不辜负社会爱心人士的殷切希望,胸怀远大理想,努力学习,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,报效祖国。同时也诚邀天津大学EMBA校友们在兵团第十师这片热土观光考察、合作发展。
罗中华政委讲话
185团中学九年级学生颜维晶代表受助学生发言。她首先代表大家感谢天津大学EMBA校友会和元明阳光教育奖励基金对185团师生的帮助,并带头表示以后会以“百倍的信心、千倍的努力、万倍的感恩”更加努力地读书学习,不辜负党和政府以及爱心人士的期望,号召大家铭记感动、知恩感恩、回报社会。略显稚嫩的声音、深深的鞠躬,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。重庆大学采矿专业大三学生刘长贺说:“我代表185团考出来的大学生们感谢天津大学EMBA校友会和元明阳光教育奖励基金,也感谢185团党委给我这次受捐助的机会,我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党、国家和社会的关怀!”学生家长付巧玲发言时表示,爱心人士奔波4000多公里来到边疆为这里的孩子送来温暖,她们作为家长,除感动之外,更懂得今后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,学好知识回报社会。
受助学生代表颜维晶发言
据了解,兵团第十师185团地处中哈边境,这里虽偏远,却是祖国西部最重要的大门之一,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到此处慰问和看望兵团官兵,著名的“马武军夫妻哨所”便是其一。说起“马武军夫妻哨所”,就不得不先说起1988年9月的一天——位于阿勒泰边境的阿拉克别克界河发生特大洪灾,洪水冲毁桑德克龙口泄入我国境内的喀拉苏自然沟,造成大片田地被淹,多处房屋垮塌,许多道路和桥梁被毁。按照国际惯例,如果任凭界河改道,那么界河以东、自然沟以西的55.5平方公里国土将被划入邻国版图。当时年仅19岁的马军武作为一个普通的兵团民兵,参加了这次惊心动魄的抢险战斗。经过15个昼夜奋战,终于堵住了堤坝的巨大溃口,让河水重新回到了昔日的河道,保住了55.5平方公里的国土。
那次洪水后,185团决定在这里增设一名责任心强、懂水利业务的民兵骨干,常年驻守在桑德克龙口,监测水情、河道,守护堤坝,巡视界河。马军武成为桑德克民兵哨所的第一个护边员……1991年,马军武结婚后,这个哨所便成了夫妻哨所。哨所离界河仅5米,四周满是戈壁、杂草和沙丘,冬季气温最低可达零下53℃,夏天蚊虫肆虐。这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,直到2006年才通上电灯、电话、电视。近30年来,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:“一生只做一件事,我为祖国当卫士”。党和国家领导人听到他亲口汇报驻守哨所的故事,也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,并对他们夫妇表示十分敬佩。
马军武哨所
与马军武同志合影
听历史诉说昨天的荒原,听雪山诉说绿风的留恋,听兵团人讲自己的故事,感受着世界独一无二的特殊组织,体验着兵团人的特殊感情,来自天津大学的EMBA校友们被“摧不垮的军垦魂,攻不破的边防线,隔不断的国土情、难不倒的兵团人”和兵团精神所感动。天津大学EMBA校友童元明说,185团在祖国西部边陲,但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在这里扎根服务的兵团人,正是他们的常年默默付出,新疆的安定、繁荣才有了更多的保障,在新疆生活的人民群众才更能够安居乐业。“我希望,通过今天的爱心活动,同学们能感受到党和社会对大家的关爱,更加懂得和珍惜这无私的爱,希望同学们能刻苦学习,有更好的生活,为自己、为家人、为地方、为国家争光”。
天津大学EMBA校友会常务副会长、元明阳光教育奖励基金创始人童元明讲话
天津大学EMBA校友会秘书长李文强介绍,2015年至2016年,他曾到兵团党委组织部挂职学习一年。一年兵团行,一生兵团情,骨子里他已是一名兵团人。在新疆的这一年,他认识了兵团人、体验了兵团情,即使回到天津大学工作了,还始终想着为兵团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。2016年,他向EMBA校友发起倡议“把爱心送到祖国西部”,并组织了第一次“天津大学EMBA爱心公益新疆行”活动,在兵团第四师64团捐助了30名学生,奖励了10名优秀教师。
今年年初在天津大学EMBA校友会组织的春季高峰论坛上,陈林会长再次倡议“向祖国西部献爱心”、“关心关注新疆兵团人”。此次公益活动从5月开始策划和启动:联络兵团、考察路线、收集和审核优秀贫困师生的名单,历时2个月,共筹集善款10.2万元。这些钱虽然不算多,但都是天大EMBA校友们、老师们发自内心的善举。大家还商议,此次的新疆公益行活动已是第二年了,在活动中若发现仍需要帮助的优秀师生,校友们将凝聚更多力量再次伸出援手。
李文强秘书长发言
185团中学校长刘玉山说,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,他号召全校老师把这种爱心变成工作的动力,办令社会、令家长满意的学校。同时,他希望学生们能够常怀感恩之心,把它变为学习的动力,克服困难,奋发图强,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,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。
与受助学生(学生家长)合影
爱,可以跨越千山万水,无远弗届。大家的捐资虽然有限,但参与公益、贡献力量的爱心却无限。这样的善行与义举不仅温暖着兵团里需要帮助的师生们,更激励着无数天大人,“入天大的门,要立天大的志;天下的事,就是天大的事”。心系家国,奉献社会,一心一德,共扬校誉,是每位天大校友对“天大品格”的最好诠释。